2024/12/18
2024年9月9日,习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党的教育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是龙头。高校应充分发挥在推进“五育融合”体系建设中的龙头引领作用,不断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
要坚持不懈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五育融合”作为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具有整体性和融通性。做好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校育人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需要准确把握“五育融合”的内在逻辑和现实需求。
“五育融合”是“五育”系统发展的必由之路。习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五育”作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教育内容来看,由“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构成,各个方面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内在联系。“五育”从五个方面对培养时代新人提出要求,共同目标指向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人本身是一个有机体,虽然存在品德、智力、体质、审美和劳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但各方面的发展却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方面的发展会影响牵动其他方面。同时,又离不开其他方面的支持。“五育”并非孤立存在、平行不交,而是应当深度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系统发展的整体。从“四育”各自发展的初步阶段,迈向“五育”深度融合、协同共进的高级阶段,是教育体系走向优化与完善的必然趋势。当前,高等教育界对“五育融合”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程度的隔离、割裂和分散现象,难以适应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对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
“五育融合”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内在需求。相比传统教育注重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来说,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回应时代要求,更加重视从整体与全面的角度培养学生,把学生看作整体的人、完整的人与全面的人,将学科知识与道德教育、创造性思维、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相结合,重点解决学生不完全发展、碎片化发展和模式化发展的问题。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落脚点在于人的全面发展,其理念是一种联系的观点。“五育融合”强调五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贯通,其中每一方面都会对其他方面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是在“五育并举”基础上演进而来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五育融合”进一步深化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认识,主张德智体美劳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沟通,育方向,形成以德育为方向保证和动力,智育为知识和智力基础,体育为物质基础,美育和劳动教育为依托的共同育人体系,旨在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五育融合”与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具有内在的逻辑统一性,都强调“以人为本”,都是从整体、联系和发展的视角展开育人活动。
“五育融合”是改善“五育失衡”现状的迫切需要。“五育融合”是教育理念的一次深刻变革,是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五育失衡”问题的重要途径。当前教育体系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衡、不充分,缺乏更加系统性的有机整合。“五育融合”主张在教育实践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品德修养、能力培养与综合素质提升的协调统一,通过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的系统化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在智力、品德、体质、审美和劳动能力方面的全面发展。“五育融合”致力于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各育之间相互割裂的局限,构建更加均衡、和谐的教育生态系统。“五育融合”强调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培养既具扎实专业知识、又兼备高尚品德、强健体魄、优雅审美情趣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最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高度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工作,多次强调“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高校“五育融合”的支持体系,既是新时代全面发展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
健全以“五育融合”为理念的政策支撑体系。“五育融合”是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的重要任务。应进一步在顶层设计中阐明“五育融合”的教育价值,提高“五育融合”的政策保障水平。应探索出台“五育融合”相关政策安排,高位推动高校“五育融合”培养体系建设。研究制订高等教育“五育融合”培养体系的建设标准和评价指标,明确“五育融合”培养体系的建设方向。启动“五育融合”推进计划,遴选一批“五育融合”实验区和实验校,培育一批“五育融合”教学研究共同体,立项一批“五育融合”师资队伍培养基金项目。鼓励开展“五育融合”教育教学实验,对于在“五育融合”理论与实践上有创造性贡献的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性激励。
搭建以“五育融合”为基础的跨学科课程体系。跨学科课程体系要求融合不同学科的教学知识、教学形式与教学目标,学科之间需保持高度的关联性、整体性。这意味着,跨学科课程体系要牢牢抓住“五育融合”这条主线,找准学科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将界线分明的不同学科黏合成一个逻辑思路清晰、知识体系鲜明的全新课程体系。跨学科教学的本质特点是“跨学科性”,核心在于“跨界整合”。建设以“五育融合”为主线的跨学科课程体系,一个行之有效的策略是主题式融合教学,按照“一育为主、他育融合”的思路,优化课程结构,统筹学科资源,打造突出相关教育元素的特色课程体系。以乡村振兴主题的跨学科融合为例,在智育方面,整合人文学科与理工学科的相关专业知识,组织包括产业发展、法治知识、农副产品加工、生态环境保护等专题性学习;在德育和劳动教育方面,在专题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入乡村场域,结合所学专题知识开展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体育方面,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方面,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通过安排专任教师引导、提供项目申报等方式,支持学生将专题学习、实践经历转化为多种形式的作品呈现,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建设以“五育融合”为导向的师资人才体系。“五育融合”关键在育人队伍,发展好多方参与的融合育人能力,是“五育融合”有效落地的关键。建设以“五育融合”为导向的师资人才体系,需全面加强对高校教师、科研和管理人员等育人主体的能力培养,不断优化更新师资队伍。一方面,引进一批具备“五育融合”教学能力的新教师。通过改革高校教师体制内身份政策,打通教师在不同高校间的流动机制,优化高校教师选聘机制,畅通师资队伍进出通道,吸引背景多样化、育人能力强的师资力量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另一方面,提升原有师资力量的“五育融合”教学水平。通过对“五育分离”下的教学研究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五育融合”的素质和能力。在教学观念方面,借助理论学习、观摩考察、座谈竞赛等方式,帮助教师树立“五育融合”的育人观念;在教学研究方面,改变传统的单一学科教研模式,鼓励教师根据“五育融合”理念开展跨学科的教研活动,探索打造融合型课程,推动跨学科教学;在教学实践方面,深入挖掘“五育融合”典型案例,总结和运用“五育融合”教育教学的好做法、好经验、好机制。
构建以“五育融合”为重点的教学评价体系。建设以“五育融合”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习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健全高校“五育融合”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最终目标是建成“实践—反馈—再实践”的良性育人体系。教学评价的过程,不仅是检验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也是给予师生发展性反馈,促使教师改进教学、学生持续学习的过程。构建以“五育融合”为核心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围绕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实施。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融合”评价理念,按照全面性、过程性、发展性、长期性的考察原则,设置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实现多个领域的成长与进步。采取多元化、动态化、项目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单一主体、结果导向的教学评价方式,按照教学单元、实践项目等不同板块,构建多元主体、双向互评、过程导向的教学评价方式。此外,需要“教育共同体”之间达成评价共识,通过建立健全教学评价管理制度,组建专门的评价、监督、认定委员会,避免各单位部门各自为政,出现评价方式与结果相冲突的尴尬局面。
习指出,“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需要积极探索创新“五育融合”实践模式,努力形成推动“五育融合”实践的强大合力,不断探寻数字赋能“五育融合”的应用场景和实践机制。
统筹“五育融合”理念,创新高校育人模式。深刻认识“五育融合”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五育融合”是建设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联通全覆盖育人网络。借助传统育人实践中既有的“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四级保障网络,采用“自我学习—朋辈互助—家校联动—校企联合—校际合作”的工作模式,建立资源双向流动、信息多元传递、整体良性循环的育人新模式。另一方面,打造课堂内外和教育系统内外育人双重体系。“五育融合”涉及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教育内容融合,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应协调好课内外两个课堂的主次地位,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在实践中强化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同时,要注意加强教育系统内部和教育系统外部的双重育人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融入教育系统内外部两种环境。
整合教育系统内外部资源,协同融入“五育融合”实践。有效整合校内外资源,构建开放协同的教育生态,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深度融合,形成高质量的教育实践体系。在教育系统内部,教学与科研资源相结合kaiyun全站,“寓教于研、以研带教”。理工科类科研项目与德育、劳动教育结合,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和技术应用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相应的职业道德。学生事务部门是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场所,将“五育”思维融入学生事务部门的日常管理运行,通过带领学生组织开展校园运动赛事、举办求职就业诊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悟“五育融合”的必要性,锻炼学生的审美、团队合作、动手等能力。在教育系统外部,打破政校企社家协同育人边界,构建开放协同的教育生态。通过统筹育人活动所涉及的课程内容、课程形式等,形成校企社教育共同体,健全学生学习从知识到实践再到行业的一体化融合育人链条。加强政校合作,与政府、社区建立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社会治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环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接受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增加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高校、文化机构、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交换生项目、联合教学、跨国研究合作等,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创新思维。
夯实信息技术基础,推动“五育融合”场景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创新探索适应数字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型智慧教学模式,积极建设运行流畅、资源共享、智能应用的教育教学环境。一方面,加强数字信息技术融合,创设智慧教学场景。筹备建设各类数字化教材、教学视频、虚拟实验室等资源时,应注意吸收“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在借助虚拟博物馆、在线艺术课堂等方式,向学生传递专业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沉浸式感知美,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智育、美育、德育相得益彰。另一方面,整合平台资源,搭建自主学习场景。“五育融合”式教学可以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构建智能化、宜人化、多样化的对话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交流互动,积极培养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