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19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十大重点任务之一,也是引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立德树人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以“守正”确保方向不偏、底色不改、基因不变、根本不松,以“创新”更新理念、强化队伍、优化内容、革新形式。
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定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牢牢握紧党的全面领导这根“定海神针”。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建立省(区、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职业教育工作制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牢牢把握党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权,统一思想和行动。
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亮底色:扎根中国大地办好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讲授马克思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围绕职业教育热点、难点、焦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增强立德树人工作的科学性、思想性和通俗性。
以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养正气: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必须传承红色基因。一方面,优选素材,加紧开发红色文化教材和红色文化课程思政教材,保护和开放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另一方面,开好课程,建设全国职业教育红色文化课程研究中心,鼓励开发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的红色文化课程,总结符合职业教育实际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方法,多形式、多渠道探索将红色文化融入职业教育。
以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固根本:职业教育必须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落脚点。一方面,方向要对,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灵魂主线贯穿立德树人工作全过程,加强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更新立德树人理念:面对“十四五”时期新机遇新挑战,职业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当前受教育者的学kaiyun全站习、工作、生活实际,将他们道德领域多元矛盾明显、心理抗压能力有待加强等差异化特征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开发喜闻乐见的教育资源。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育人资源,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内外部的深刻变革,聚焦前沿问题、解答热点课题、探索工作规律,将党建和思政工作全面纳入职业学校事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
强化立德树人队伍: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必须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构建立体化培训体系。纵向构建国家、省、市(县)分级分层的培训体系,横向开展职业学校党政班子和管理干部培训,实施职业学校党建和思政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等。另一方面,建设跨界复合型队伍。点上,按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复合标准,选优学校领导班子;按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复合要求,配强院(系)党政干部队伍;按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复合目标,建设专职政工队伍。面上,跨学校探索思政课集体备课常态化机制,跨院系探索专题化、模块化思政课程,跨专业建立思政课教学委员会,跨行业组建由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技术能手、道德楷模等一线高技能人才组成的兼职德育导师队伍。
优化立德树人内容:作为一种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所立之“德”,必须有独特的气质kaiyun全站。一方面要传承工匠精神,通过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树匠心、育匠人、铸匠魂,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另一方面要崇尚劳动教育,探索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将劳动教育贯穿职业教育课程、课堂、管理、文化、环境等全过程;挖掘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的劳动教育内涵,厚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良好风尚。
革新立德树人形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正奔涌而来,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生态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亟须创新职业教育的形式载体。一方面要改造传统课堂。在迈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要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做好立德树人守正与创新统一,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它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职业教育必须是面向产业、生于产业、融合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的。职业教育的定位应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类型教育特色:职业教育应紧紧把握产业需求方向,坚定面向行业企业、服务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定位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定格于高素质复合型培养、定向于服务行业企业发展、定点于产教融合实践育人。
坚持面向市场原则: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跟随产业变革发展趋势,以专业链对接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选择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行业企业共建特色鲜明的产业学院,推动人才培养层次逐渐上移,从“被动应对产业需求”逐步转向“积极引导产业变革”。
坚持职业发展导向:精准把握工作世界对人才培养的动态要求,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新模式,深化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创新、协同育人、协同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治理能力变革创新,激发整体办学活力,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通过学校、企业和政府等各方合作,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的实现逻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寻根溯源,遵循因产而生、向产而长、随产而兴的办学规律: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亲产业性”是职业教育的天然属性。产业结构和技术技能演化趋势、劳动力需求及教育需求结构之间具有密切的制约关系,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基因是产业,依托产业办学便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末相顺,把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内在要求:提升职业教育培养质量。黄炎培先生曾指出,“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这一“教育界和职业界相沟通”思想是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发展规律的,抓住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
终始相应,因循教随产出、产教同行、系统一体的发展路径: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由于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的日趋细密,职业教育和产业发展之间出现了“中间地带”,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异化”现象。破解此问题,应纵深推进产教跨界融合,使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和需求有效匹配。
职普融通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融合与贯通,旨在打破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职普融通的重要性在于:
促进教育公平:通过职普融通,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避免因为一次考试而决定学生未来的教育路径,从而实现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质量:职普融通可以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使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职普融通可以培养出既具有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技能的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职业院校的标准、适配性、规格问题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职业院校的标准应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以确保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职业院校的适配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职业院校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的规格问题则关系到职业院校的层次和定位,不同层次的职业院校应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
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专业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优化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确保专业与产业需求相匹配。
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中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拓宽升学通道:打通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通道,为中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提升中职教育的吸引力。
综合高中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综合高中的课程设置应既包括学术类课程的内容,也包括技术技能类课程的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综合高中的发展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课程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完善综合高中的课程体系,确保课程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综合高中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
建立评价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综合高中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评价,以推动综合高中的持续发展。
“新双高”是指建设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以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建设“新双高”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新双高”的建设目标应明确聚焦于提升高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专业群的建设质量,旨在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加强内涵建设:高职学校应注重内涵式发展,加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专业群建设应紧密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优化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是“新双高”建设的重要途径。高职学校应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践教学、技术研发等活动,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新双高”建设的重要保障。高职学校应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撑。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新双高”建设的重要保障。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对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推动“新双高”建设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职业本科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有更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职业本科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培养目标:职业本科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具有高水平技术技能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职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职业本科发展的关键。应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同时吸引更多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加入职业本科教育。
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本科发展的重要途径。应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实践教学、技术研发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职业本科发展的重要保障。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同时加强对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评估,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五金”建设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包括金专(高水平专业)、金课(高质量课程)、金师(高素质教师)、金地(高水平实训基地)和金教材(高质量教材)五个方面。推进“五金”建设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水平,打造一批具有特色优势的高水平专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提升课程质量:加强课程建设,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打造一批高质量课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职业素养。
培养高素质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批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教师,为教育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高水平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实训基地的设施水平和实训能力,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编写高质量教材:加强教材建设,注重教材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编写一批高质量教材,为教育教学提供优质的资源保障。
职业教育数字化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职业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信息化水平,为职业教育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
推进教学资源数字化:加强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将优质的教学资源转化为数字化形式,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远程学习。
创新教学模式:利用数字化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如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等,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建立数字化管理体系:建立职业教育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安全。
鲁班工坊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的重要品牌,旨在推广中国职业教育模式和经验,提升国际影响力。建立鲁班工坊认证标准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认证目标:鲁班工坊认证标准应明确认证目标,旨在评估鲁班工坊的建设水平和办学质量,推动其持续改进和提升。
制定认证标准:结合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标准,制定鲁班工坊认证标准,包括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等方面。
加强认证管理:建立完善的认证管理机制,对鲁班工坊进行定期评估和认证,确保其符合认证标准,并推动其不断改进和提升。
推广认证经验:将鲁班工坊认证标准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推动国际职业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职业教育发展中国模式是中国职业教育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独特经验和做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优势。总结和推广职业教育发展中国模式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梳理经验做法: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验和做法,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等。
分析特色优势:分析职业教育发展中国模式的特色和优势,如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等,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加强国际交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将职业教育发展中国模式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推动创新发展:在总结和推广职业教育发展中国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推动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职教出海是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旨在将中国职业教育的优质资源和经验输出到其他国家,提升其职业教育水平。推进职教出海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加强国际合作:与外国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职教出海项目,实现互利共赢。
优化输出内容:结合目标国家的实际需求和特点,优化职教出海的内容,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确保其适应目标国家的国情和需求。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师资队伍,为职教出海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完善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包括政策支持、资金保障、质量监控等,确保职教出海的顺利进行和持续发展。
职业教育元研究是对职业教育研究本身进行的研究,旨在提升职业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职业教育元研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研究目标:明确职业教育元研究的目标,旨在探索职业教育研究的规律和方法,提升职业教育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理论建设:加强职业教育元研究的理论建设,构建完善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指导。
关注研究前沿:关注职业教育研究的前沿问题和热点问题,及时跟踪和更新研究动态,推动职业教育研究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和研究能力的职业教育元研究队伍,为职业教育元研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推动研究成果应用:将职业教育元研究的成果应用到职业教育实践中,指导职业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质量。
综上所述,吴岩副部长提出的职业教育研究的十五个重点领域涵盖了职业教育的多个方面,为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加强对这些领域的研究和探索,推动职业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如需咨询投稿,活动信息,培训消息,新闻链接,了解职教相关信息等问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小编,小编会解决您的问题。
声明: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来源标注错误、侵权等问题,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主编:鲁彬之 责任编辑:艾格 统筹:刘莉 策划:雨萌 创意:舒洁 审稿:翠丹 摄影:魏道 摄像:崔桠狄 后期:张颖 美工:晓曼 技术:龚俭
☀主编:鲁彬之 责任编辑:艾格 统筹:刘莉 策划:雨萌 创意:舒洁 审稿:翠丹 摄影:魏道 摄像:崔桠狄 后期:张颖 美工:晓曼 技术:龚俭
MVE(艾米)即现代职业教育英文单词首字母简称。“强国尚能 关乎你我”——现代职业教育网()力求打造现代职教领域第一融媒体矩阵平台:垂直门户网站+移动新媒体+优质在线资源+应用服务,打造职业教育颇具生命力和生态特征的媒体融合、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服务社会,服务到每一个人!我们的宗旨是:让技能成就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