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2
当前,我国要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增强制定国际规则的话语权,打通国际组织这一重要参与路径,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是关键一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并输送符合国际组织职能要求、能胜任其岗位的国际化人才。近年来,我国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及输送工作日益重视,并为此出台了相关政策与支持举措。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100所高校积极响应,设立国际组织学院、国际组织胜任力发展中心、高校联盟等机构。这些机构从多个学科角度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方式,从不同学历层次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规划创新,初步构建起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
广东省作为中国连接世界的南大门,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前沿地带,在我国对外开放总体布局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随着我国在越来越多的国际事务中发挥引领作用,加强多边外交活动,急需更多“懂政策、知国情、视野广、外语强、晓规则、会沟通”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人才在当今社会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也是地方扩大对外开放、拓展国际联系、涵养国际资源的重要渠道。
新时期广东省高校如何培养输送国际组织人才,对接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的新部署,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创新开发具有广东特色和国际影响的人才培养项目,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广东省高校学习贯彻习关于全球治理的相关重要论述,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采取多种措施和行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支持大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与任职。结合各高校的重视程度、培养方案、教研平台、课程实践、宣传推广、实习渠道与输送效果等,笔者认为,广东省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上可分为“系统型”“项目型”和“初探型”三种模式。
“系统型”培养模式是着眼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设立专门学院、专业等构建起全方位、多类型的培养体系。例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不仅设立了专门学院,也同时开设专门项目和中外联合培养,并举办短期研修班;华南理工大学则积极构建系统化、规模化、全链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系。
“项目型”培养模式则是全新设置以向国际组织输送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和项目。部分综合类、师范类高校,如暨南大学、深圳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依托相关学院和专业,实施“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实验班”“国际组织微专业”“国际英才班”等项目,借助“专业+”“外语+”“中外联合培养”等方式培养人才。
“初探型”培养模式是指并未推出专门项目,而是从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入手,对现有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的方式。有的高校选择以国际组织实践实训项目作为切入点,通过实际操作增强学生的相关经验;有的则侧重于宣传推广,提升学生对赴国际组织工作的认知与兴趣;还有的是在特色课程中融入国际组织的相关理念与知识,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也能接触到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和价值观等。
总体而言,广东省高校在培养、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方面展现出各自特点与成效,尤其是外语类、理工类院校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几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有50多人赴国际组织实习实践,并有5名学生正式入职国际组织。其中,仅2022年就有17名学生前往14个国际组织实习,2019年更是创下本科生进入国际组织实习的首例。同时,华南理工大学与中山大学也向国际组织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且这些人才多赴知名国际组织。此外,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和广州大学也实现了赴国际组织实习零的突破,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
相关部门与高校的支持力度和推进步伐仍有待加强。近些年,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已成为各地方政府日益重视的议题。京沪苏浙等地区已深刻认识到国际组织人才对于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的重要性,并展现出高度重视、持续加大投入及追求卓越的培养态势。通过设立专项人才项目、开展研修班、出台支持政策、提供全方位咨询与服务等,加速推进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进程。在此背景下,区域内高校也凭借丰富的资源平台与政策扶持,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成为京津冀与长三角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标杆。
然而,相比之下,广东省市的相关部门对该领域发展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尽管有关部门已出台文件提出为国际组织提供人才支持,鼓励优秀人才到国际组织任职服务,但整体上仍缺乏明确定位与系统规划。教育部门更多聚焦于个别外语类高校的项目,而未对广东省高校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的整体现状、潜力及优势进行全面评估,也未针对现存问题给予具体的意见或方案、出台政策与专项支持计划。在宣传方面,同样显得较为被动。
广东省高校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的努力与尝试虽有所体现,但从整体比例来看仍显不足,仅有少数外语类、理工类高校积极响应,而一些具备基础与潜力的综合类高校及相关院系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此外,部分行业类高校对国际组织人才的理解存在误区,医学类高校的潜力更是亟待挖掘。
自2020年起,广东省已有5所高校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但这些基地并未将国际组织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放眼全国,多所地方院校如海南大学、江苏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以及众多行业类院校都在积极对标业务对口的国际组织,创办并试验“基地班”“实验班”等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与新策略,以满足毕业生求职国际组织的需求。这些院校在国际组织实习与任职人数方面均实现了零的突破与新的跨越。
合作机制与育人模式尚需完善,以避免单干单战、模式趋同的情况。相较于其他省市高校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方面打造的跨校跨院系或联盟,广东省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尚不足。尽管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已尝试了“合作办学”“构建联盟”等多种方式,但仍有许多学科和专业未能纳入合作范畴,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也未被置于重要位置。
在培养模式上,外语类高校虽多措并举、项目繁多,综合类高校也在逐渐重视并探索新的路径,但这些项目方案与国内其他高校开设的人才培养项目存在趋同现象,校内项目也有重复之嫌,缺乏有效融合,且培养单位与职能部门之间协同不足。而外语类高校因受学科门类限制,主要优势在于输送翻译人才和提升语言技能,对于培养紧缺的国际组织专业技术人才显得力不从心。
在课程架构上,外语院校语言类课程占比高,综合类院校因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受限,理论教学、专业教学色彩浓厚。这样的课程配比难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与综合素养,以对接国际组织人才的素养要求与岗位需求。
此外,各高校在师资方面也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缺乏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师资团队,教学型、研究型和实践型师资分布不均衡。
在实践平台方面,更是严重不足。目前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签署了备忘录,搭建了海外实习平台,其他高校的学生需要自主申请才能获得实习机会,其过程亦是艰辛。
同时,在面向学生的宣传推广方面,多数高校也仅由职能部门转发文件或信息平台,而未拓展多渠道的宣推方式,致使传播效果有限。
学生有意向赴国际组织,却仍面临一些实际障碍。从笔者对省内近10所高校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可知,多数学生有意愿到国际组织实习与任职。在近600位受访者中,仅有2.3%表示“很了解”国际组织,即熟悉国际组织的名称、位置、目标宗旨、职能、运作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基本情况。另有53.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44.4%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
其中,半数以上的受访者表达了对赴国际组织实习与任职的意愿,其背后动机多样,包括希望“为国家发声”“为世界服务”,“对国际组织的工作环境和薪资待遇感兴趣”,以及为了“丰富人生经历”等。然而,受访者也同时指出了到国际组织实习与任职面临的诸多障碍。
首先,“个人胜任力不够”“缺乏工作经验”“对国际组织不了解”是突出问题,这与国际公务员所需要具备的“45”能力素养框架(即四大价值观、五大行为标准)有一定差距。其次,“经济负担重”也是一大障碍。许多国际组织对实习生并不提供薪资,而前往国际组织总部所在的世界大城市实习对学生来说,虽机会难得但费用高昂。尽管有部分高校开始支持并资助学生参与国际组织实习实训项目,但学校提供的补贴远不足以覆盖全部费用。此外,“求职信息不畅通、求职技巧缺乏”更是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在笔者6年教授“国际组织”课程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九成以上的学生对国际组织实习与任职的招聘方式、考录渠道和申请流程全然不知,也不太了解相关资助项目与信息平台。这样的信息差导致他们很难前往联合国等国际组织。
但值得庆幸的是,仍有59.7%的受访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到国际组织实习任职”,20.7%的学生正在考虑申请,仅有6.3%的学生表示不感兴趣。
首先,要提升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国际组织作为全球治理和多边合作的重要平台,有着处理国际事务、制定国际规则的重要作用。在当前全球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中国越来越需要借助国际组织平台传播中国理念、提升国际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广东省在国家对外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人才培养与储备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的实施。国际组织人才作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外向型人才,能够拓展国际联系,提升地方对外交流的层次和水平。同时,国际评价机构将与国际组织的联系作为衡量城市国际化的重要标尺,这是我国很多地方国际化发展普遍存在的短板。广东省应立足国家与地方在新发展阶段的需求,将培养与输送国际组织人才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开拓新空间提供动力与支撑。
其次,各相关部门要结合国家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做好中层设计、长远布局和整体规划,明确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的重点及方向,加强引导与培养过程的指导。当务之急是对高校的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现状进行综合评估、细致分析,梳理相关国际组织资源与人才信息,筛选并扶持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的高校或试点项目,引领国际化人才培养,一方面适应国家需要培养国际组织人才,另一方面也为企业、驻外机构、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扩充人才储备。此外,相关部门应对高校人才培养项目进行全流程跟踪与绩效评估,成立专家委员会,加强咨询、辅导培训、评估分析等公共服务,设立专项资金或出台专门支持政策,支持高校学生和相关人员到国际组织实习和任职。
再次,各高校应立足校情优势,加快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国际组织类型多kaiyun全站、业务杂、领域广,涉及政、经、文、教、医、法、妇等,这实际上给各类高校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毕业生更宽领域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高校应立足校情优势,确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对标相关性强的国际组织,打造匹配院校实力与特色的人才项目,着眼于当前短板与空白,实行错位发展,争取推送一批能够尽快上岗的一线事务性人员,突破我国在国际组织中代表性不足的瓶颈。
首先,构建跨区域跨校跨界的多层次协同育人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广东省探索差别化和创新型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鼓励三地高校开展合作交流,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发挥粤港澳高校联盟的作用。广东省高校应主动对接港澳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建立“粤港澳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高校联盟”等跨区域联合项目,整合三地高等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联合培养项目或共建湾区校园等,打造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湾区模式,不断充实“大湾区高等教育共同体”的内涵。省内高校间应加强协作,创设跨校联合项目或集体研修项目,发挥外语类高校的外语教育优势、综合类高校的学科平台优势、侨校的国际生源优势及行业类高校的专业技术优势,建立互补互促互惠的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
事实上,各高校都不乏国内外交流网络,应充分借助兄弟院校网络、国际友城大学联盟、中外合作办学等资源渠道“借船出海”,联合培养输送国际组织人才。此外,广东省高校应与国家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社会组织、智库、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保持密切交流,开展跨界合作,促进“政产学研用”协同并进,联动各方协同培养人才。
其次,加强纵向协调与横向融通,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国际组织人才从培养到输送涉及多个培养单位和职能部门,从教学到管理,从外事到后勤,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极具系统性和全局性的工作。高校在推进过程中须从校级层面加强纵向协调,建立指导小组和工作机制,促进相关工作的环环相扣、有机衔接,应制定符合本校定位的培养目标、方案和实施路径,并出台配套支持,协调好培养与输送工作、推动学校国际化进程、凸显学校特色发展三者之间的相互推动与促进关系。
同时,国际组织人才综合素养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须打破界限,构建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专项项目或双学位、微专业等,招录优秀生源,精培精供,优化课程、教学、科研、师资、实践、宣传等各个环节,加强横向融通。在课程设置方面,语言类、国际组织、全球治理、跨文化交流等课程应通识化,理论课程应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聚焦人才素养要求,合理拼接课程模块;在教学研究方面,加强对联合国系统国际组织及全球性议题的研究,以研促教,深化认知;在师资队伍方面,加强培训,引荐国际组织任职人员担任教学指导委员会顾问;在实践方面,各校在社团活动或第二课堂基础上,联合组建大湾区高校模拟国际组织实践平台,打造粤港澳品牌实践项目,提升活动质量;在宣传方面,打通信息渠道,加强对国家政策与相关平台的宣传与说明。此外,高校应基于校际交流与国际联系资源,加强对对口或相关国际组织的介绍,增进学生认知,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多种形式的指导,提高学生应试应聘能力,并邀请校友分享经验,点燃学生对赴国际组织工作的热情。
广东省相关部门与高校在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同时,还须加强实践平台建设,尤其是拓宽人才输送渠道。首先,利用现有平台提供实践实训机会。广东省不乏国际组织资源,也不乏多边交往平台。广州是我国最早加入世界大都市协会(WAMM)的城市,曾连续取得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盟(UCLG)的联合主席地位,与联合国人居署、教科文组织等联合国专业机构与附属机构均有合作项目,联合国全球市场采购培训服务中心也选址广州。近些年,深圳国际化水平迅速提升,一方面,积极与国际组织开展交流互动,如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等活动;另一方面,也吸引了多个国际组织入驻,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落户深圳,世界无线局域网应用发展联盟(WAA)等多个国际性标准组织进驻河套深圳园区。此外,广州和深圳常常承办或主办国际多边活动。应借助这些平台,为学生创造接触国际机构、参与国际交往的契机,以此培养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其次,创新对外交往,拓宽国际组织人才输送渠道。广东省应进一步拓展地方的国际联系,利用门户优势和粤港澳城市群的竞争优势,争取中央支持,加强地方多边外交,展现合作交流新气象。广深作为全国一线城市理应先行先试,精心谋篇布局,依托国际交往中心城市及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城市公共外交,提升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广深在基础设施、经济实力、发展潜力,以及政府治理能力、人才供应和人文环境等方面,都已具备有利条件,应结合自身城市特色与发展方向,积极引进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分部或办事处,申办承办国际组织活动,设立高端国际论坛或大型国际会议秘书处,并与入驻的国际机构签署合作协议,为高校学生实习与任职构建平台、创造机会。相关部门应鼓励城市申请加入更多跨国城市网络或世界城市组织,增进与国际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合作,积累国际资源,做好国际组织的宣传与科普工作,营造浓厚的国际组织工作氛围,为拓宽国际人脉奠定基础,同时为人才回流提供便利。
与此同时,高校也应创新对外交往,探索与国际组织的互动模式,加强与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乃至与国际组织联合培养国际化人才。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有着与国际组织的联系资源。例如,华南农业大学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暨南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际移民组织、广州大学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中山大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及世界旅游组织等,其中,有的高校与国际组织开展了合作项目或搭建了科研平台,有的高校研究人员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或担任专业技术委员会成员,还有部分高校聘用国际组织高级官员担任名誉教授等。此外,各高校都拥有校友网络,应将这些联系和资源进一步拓展至人才培养环节及输送过程中,努力争取与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意向书和备忘录,为人才输送及学生的实践、实习、实训开拓多元渠道。(作者 周英系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广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广东省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与输送:现状分析与战略思考”[GD21CHQ02]的阶段性成果;本课题也得到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的资助)